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新闻发布
定远县2023年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

直播时间:2024年4月2日15:00

直播嘉宾:

人:熊曦曦

主办单位:定远县政府办公室

直播简介
定远县2023年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
文字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根据发布会的安排,下面将定远县2023年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做简要报告。

一、兜稳兜牢基本民生保障,积极落实提标工作

定远县遵循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政策,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截至12月底,共有城乡低保对象21391户35513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共有1149户1577人,农村低保对象共有20242户33936人,1-12月累计发放低保金1.79亿元;城乡特困人员5619人,其中城市集中供养对象18人,城市分散供养对象150人,农村集中供养对象447人,农村分散供养对象5004人,1-12月累计发放特困人员生活补贴4927万元,发放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658万元;支出型困难家庭19户36人、低保边缘家庭1581户2751人。

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2023年6月,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提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的通知》,规定城市、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分别为786、757元/人/月,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1028元/人/月,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1400元/人/月。

二、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力度

定远县积极开展了低收入人口摸排和救助工作,健全完善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及时走访、实时发现潜在救助对象。依托“数字民政”系统,建立全县低收入人口基本信息数据库,重点对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低保边缘家庭、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支出型困难家庭等低收入人口监测。截至12月,2023年共新增城市低保156户259人、农村低保2307户4093人,新增城乡特困350人。

同时,定远县民政局积极开展部门间信息共享与数据比对,加强与乡村振兴、医保、残联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动态掌握未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医疗自付费用较大人群情况,将符合条件的纳入兜底保障范围,暂不符合条件的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范围。

三、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持续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备用金作用,全面落实“一次审批、分阶段救助”等政策,2023年,全年实施临时救助1370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62.9万元,拨付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127万元。

定远县民政局根据《关于推广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在全县范围积极推行村(居)成立“救急难”互助社,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急难社会救助,主动、精准、灵活、高效地开展“救急难”工作,及时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救急难”互助社救助范围更广、申请流程更简单、资金审批速度更快,可以说是社会救助的补充。“救急难”互助社是对接受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政府救助之后基本生活仍有一定特殊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补充救助,以及对不符合政府救助条件但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低保边缘家庭、返贫监测对象、支出型困难家庭等低收入人口给予应急救助。

四、优化经办流程,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效率

定远县以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创新试点为抓手,在各镇设立社会救助窗口,充分发挥“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作用,完善系统功能,整合救助信息,打造优质服务平台。通过简化救助经办流程,实现快审快核快办,切实提升了困难群众对社会救助流程设置的满意度。畅通急难救助申请和急难情况及时报告、主动发现渠道,将临时救助分为急难型临时救助和支出型临时救助。实施急难型临时救助,发挥临时救助备用金作用,实行“小金额先行救助”,事后补充说明情况;实施支出型临时救助,按照审核审批程序办理,对于重大生活困难的,可“一事一议”审批。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民政“兜底线、救急难”的作用,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多措并举做好社会救助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救助政策,以实际行动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各位记者朋友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县政府网站:请问申请低保有什么要求,需要到哪里申请?

《滁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明确要求,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家庭财产和家庭支出是确认低保对象的四个基本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持有当地户籍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目前我市城市低保是每人每月786元,农村低保标准是每人每月757元),且符合当地低保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可以申请低保救助。

申请低保应当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或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申请人常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可以向常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家庭成员户口不在一起的家庭,可选择在户主或者其主要家庭成员的户籍所在地或常住地提出申请。

主持人:谢谢县政府网站 。媒体记者朋友们,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开到这里。请大家全面、准确地报道和解读好本场发布会。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