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定远 > 人文历史

定远侯家寨

来源:中安在线、定远文旅 阅读: 发布时间:2021-09-19 09:42 字体【  

侯家寨是安徽省境内新石器时期早期文化类型,经考古人员对出土陶器碳测定,分为早、晚两期文化,一期文化距今有6900年左右,二期文化距今为6000-5200年,为独特的文化现象,考古专家名之为“侯家寨(2)”。它是淮河流域史前文明的标志。

遗址为单一台形,面积3万余平方米,史书多有记载。1977年春发现,1985年5月进行过试掘,1986年9月发掘。迄今已发掘375平方米,文化堆积可分为四个自然层次,计早、晚一、中一、龟其两期。出土较完整陶器、骨器、石器300多件,并收集了大量的骨骼标本。还发现了居住硬面和灰坑等遗迹。出土的陶器以夹砂粗红褐色陶、红陶为主,手制,素面,有少量的堆纹、划纹、刺点纹、指纹等。器形有鼎、签、钵、豆、壶、支座、盂形器、颤、勺、弩、器盖、陶塑、弹丸等,重要的是红色彩绘陶器的使用及圈足钵底部发现刻划纹等符号。彩绘内外彩都有,以外彩为主,一般是在器物的口部用红带装饰,腹部多饰水波、网状、条带等图案。刻划纹符号多为方格、斜方格、网状。多姿多彩的陶器显示出6900年前,侯家寨一带的先民生产、生活和多元的审美观念,特别是陶器上的刻划纹,已经透露出中国文字的雏形,为人类文明的起源提供了一定的认识依据。

在遗址东水沟西壁采集到经轻度烧烤的草拌泥块,地表已无此样本。红烧土块从侯家寨遗址地表与地下随处可采集。在29个稻壳或米粒状土块中,可判断的有27个,9个为粳稻,11个为籼稻,7个为中间型,2个标本残缺较重无法判断其粒型。由此推知,侯家寨与浙江河姆渡文化时期相当,原始人已在江淮地区种植水稻作物。

从定远县城西行45千米,折向南行5千米,再折向东行3千米就到达了袁庄——侯家寨遗址在村庄北1000米处。县文化部门在遗址南500米处立了标识碑,——安徽省政府于1998年5月4日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从侯家寨遗址的北面与东面依然可见台形地的气势,数千年的农耕已把台形地平整为四个台阶的耕作面,每个台阶高都在2米以上,庄台的总高度在10米以上。沧海桑田6900年了,最初庄台高估计有15米左右。地表到处散落着烧焦烧红的红夹土,可知新石器时期的人们在庄台上积土成堆,挖横洞,用夯土技术夯实,再用高温煅烧技术烧焦烧红夯土,然后放心地入住其中。洞中地面经过平整,夯实,便于人们舒适地居住,还有人们用火留下的灰土遗迹。

在侯家寨遗址标识碑旁,我们遇到一位世代居住于此的七十多岁袁氏老人。袁大爷告诉我们,五十年代刮“共产风”,大队要我们在侯家寨台地顶上挖山芋窖子,挖到七、八尺深处有一个平面,挺硬的,挖不下去。还挖到烧灰土,窖里一点不进水。这怕是原始人住过的窑洞。1985年和1986年,省里二次考古发掘我都参加施工的,出土一些坛和罐的。我们称侯家寨遗址为“台地”,称台地遗址南面这一片为“瓦地”。“瓦地”包括台地在内,向东、南、西、北四边长各有1.5华里。这方圆一百五、六十亩的范围内,我们当地人称它是“瓦地”。四野到处都能见到断砖碎瓦,挖沟搬塘时还挖出墙基、下水道、古井。估计这是古代的城堡或者大家庄园。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这里就叫“侯家寨”,不知是哪朝哪代的寨子,现在就剩下“瓦地”地名了。台地东面300米,还有一个大孤堆,传说是“侯美蓉”墓,在寨子外,今天也是墓地。我们估计是古代的窑厂,我们在那还挖出过像土坯样的城墙大砖。

在侯家寨台地北面稻田里,我们走访了一位有八十多岁的老大娘。她停下手中拾稻的活,指着台地四级底下的旱稻田西南角说,这就是又名的“龙眼泉”。传说,刘伯温用神鞭赶龙王,龙王看到侯家寨景美,人美不愿走,被刘伯温一鞭子抽掉一颗眼珠子,落到侯家寨家后头。甘甜的泉水就是龙王眼珠血泪化作的,只能眼巴巴地望着人间,所以,泉水常年流淌不息。我打小记得边防四转干活口渴的人都来此泉喝水,很旺,很甜。听说,后来龙王的后代就在不远处的青龙涧居住了下来,侯家寨侯参将的小姐侯美蓉去降香,就嫁给了龙家庄的龙官保。侯美蓉热爱家乡,死后还安葬在台地东畔的美人坟上。我在台地东北面,——侯美蓉的绣楼地点上,还捡到一块侯小姐用过的鹿角,很奇特的。当年日本鬼子经常来台地和美人坟那转,也不知可偷盗走什么宝贝。反正我从小就听老人们说,我们这台地和瓦地是古代的大地方,出过大官,还在家北边修建了十里庙,又在洛河坝水边修建了码头,在河头镇上。

神奇而飘渺的传说,唤起后人对侯家寨似曾有过的辉煌和久远历史人物的猜想,给我们保留了侯家寨美丽的历史传说。传统剧目《双丝带》,曾有多种名目,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金芝、辛人的庐剧整理本为《双丝带》,楚剧、越剧、芗戏、五音戏名为《文武香球》,莆仙戏叫《龙官保》,泗州戏称《反莱州》,秦腔、徽剧名为《双丝带》(又称《侯美蓉降香》),武宁采茶戏有《丝带记》与《贤关镇》上下本。《双丝带》被古今艺术家们唱红了全国各地,传说,剧目故事的原型就发生在定远的侯家寨。

据当地父老乡亲历代口耳相传:

侯美蓉之父侯大鹏,曾任元代山东省莱州府参将,曾在家乡定远修建一处庄园。这就是当地有名的侯家寨。一次出征前侯参将把夫人和女儿送归故里。

侯美蓉是侯参将的独生娇女,从小随父练武,从师学文,豆蔻年华就成为文武全才的姑娘,才色俱佳的美人。侯美蓉深居简出,习文练武,吟诗作画,一丝不苟,从不虚度时日。这一年红梅报春,绿柳迎人,春水荡漾,芳草离离,百鸟和鸣,花香袭人。良辰美景拨动了深闺姑娘的春情。那一夜,侯美蓉夜梦金龙缠身,不得其解,想到龙兴寺求神,圆梦,了愿。为了美好婚姻,第二天,侯美蓉前去龙兴寺降香祈福。于是,带着丫环,来到十里郊外,龙岗丛林中的寺院。

这个龙兴寺,西离曲阳古城十里,南离侯家寨十里,隔洛水相望。寺里有个苦读的秀才,是侯家寨东北青龙涧的龙官保。父亲是龙祥,曾在朝任过兵马指挥使,总揽兵权。龙官保自幼聪明好学,文才出众,年将弱冠,便成为当地有名的才子。侯美蓉的到来正是佳人遇才子。互通姓名,一见倾心。侯美蓉感到真的应了梦中金龙,因而,与龙官保私订终身,互换丝带为信物。

侯参将战后回乡探亲,当地富户陈玉,久慕侯美蓉文武兼备,品貌俱佳之芳名,遣媒婆王妈到侯家为其子陈官保说媒。侯参将认为陈家有钱有势,正好“门当户对”,当堂应允,择日约陈官保过府认亲。侯美蓉闻讯坚决反对,逐走媒人,拒绝与陈家联姻,打碎陈家送来的聘礼,将陈文秀赶出府门。不久,陈家花轿逼嫁,侯美蓉急中生智,临期装疯,怒斥仗势欺人的陈官保,闹散了婚事。

陈官保怀恨在心,利用媒婆王妈,持银500两,贿赂禁官周邦正,买盗攀赃,诬陷龙家。周妻张氏,曾作过龙官保的乳母,周邦正亦受过龙家周济与关照,不忍心丈夫诬良为盗,劝其不要买盗攀赃。周财迷心窍,一意孤行,毒打张氏。张氏预感到灾门之祸将降龙家,送信到龙兴寺,带龙官保逃走。龙祥被诬陷入狱,苦打成招,押在监中。张氏逃到贤关镇,错投黑店,老板蒋兆温要杀死龙官保,逼张成婚。经神人搭救,龙官保逃出黑店,张氏囚在店楼,龙家家破人亡。媒婆王妈又到侯家说亲,侯美蓉坚决抗婚,打死王妈。在后花园掩埋媒婆尸首时,从挖出的缸中,得了盔甲,私奔异乡。其父追赶,将她打伤在地。一天逃到贤关镇,侯美蓉也错投黑店。在店中与龙官保乳母相逢,诉述蒋兆温的罪恶。正当蒋兆温对侯美蓉欲行非礼时,侯美蓉将蒋杀掉,拥张氏为王,在贤关镇招兵买马,准备为龙官保及龙家报仇。

龙官保从贤关镇逃出后,途经平山寨,被山大王张大掳去,留作花童。其女张桂珍武功超群,一身正气。她在游玩花园时,巧遇龙官保,见其貌美才高,遂与他私订终身。张大不允,父女反目动武,张桂珍杀开一条路,带龙官保下山。匆忙中未带银两,张又复回山寨拿银,龙官保在途中被告老还乡的知府蒋文林收作义子带走。张桂珍二次下山,不见龙官保,四处寻找,因而流落京师街头,投宿于王家客栈,与店主女儿王金锭结拜为姐妹。大考之年,龙官保、张桂珍均分赴科场,分别考取了文、武状元。打马游街之时,二人重逢,欢乐无比。

此时,侯美蓉在贤关镇招兵造反,威胁莱州。赵玄派守备张文豺出师讨伐,被战死在贤关镇。奏本后,圣上命张桂珍挂帅,出征贤关镇。侯、张交战,张桂珍大败,被擒到镇上。莱州府慌了手脚,从牢中放出龙祥,命他征剿侯美蓉。龙祥上阵后亦不能胜女将,被俘到贤关镇。叙谈间,未过门的公媳相认。圣上闻奏,又命龙官保私访贤关镇。龙官保扮成算命先生,在贤关镇与父亲、乳母张氏、侯美蓉、张桂珍四人重逢,悲喜交集,情感错综,相互倾诉了离情别恨。

之后,回到莱州,奏明圣上,严厉处置了作恶贼人陈官保,酷吏周邦正。故事终了,龙家满门受封,万事大吉,圆满结束。

侯美蓉为追求心中的爱情斗智,斗勇,斗亲情,付出了痛苦而艰辛的代价,令后人传颂。定远西部的民众依然在诉说着侯美蓉降香求姻缘,反莱州搭救龙官保,堪称生死情不移的忠贞烈女。

悠久而神秘的侯家寨依旧静默、沉睡在定远大地上,它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应该真正受到政府与民众的保护。它的考古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已经逐步呈现出来,曾被列为1979年以来安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影响深远。淮河流域埋藏了数千年的文化瑰宝——侯家寨,将徐徐地向后人展现它不为人知的财富与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