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征集】定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征求意见稿)

    发布时间:2023-12-07 18:43
    【字体:打印

    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更好促进我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县发改委草拟了《定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请各单位通过网络发送电子邮件或以信函等方式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公开征求意见起止时间:2023年12月7日至2024年1月7日

    联系电话:0550-4288258   

    邮箱:dyxfgw@163.com        

    联系地址:滁州市定远县幸福东路粮食大厦

    邮编:233200

    附件:《定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征求意见稿)









    目录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1

    (一)提前完成、超过或达到序时进度可以完成的指标(10项)    2

    (二)低于序时进度但经过努力有望完成的指标(3项)....... 4

    (三)完成压力较大的指标(6项)........................................... 5

    (四)此次不做评估的指标(2项)........................................... 7

    二、《纲要》重点任务推进情况........................................................ 7

    (一)创新动能加速集聚.............................................................. 7

    (二)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10

    (三)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优势加快培植.................................... 17

    (四)绿色新家园底色更加亮丽................................................ 19

    (五)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 21

    (六)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23

    (七)共享和谐发展新局面加快形成........................................ 25

    三、基本评价与问题分析.................................................................. 30

    四、发展环境评估.............................................................................. 33

    五、进一步推进《纲要》实施的意见建议...................................... 34

    (一)聚焦目标任务不动摇,全力推进《纲要》实施............ 35

    (二)聚焦现代化产业跃升,建设创新定远............................ 35

    (三)聚焦全方位改革开放,建设活力定远............................ 38

    (四)聚焦高质效项目攻坚,建设实力定远............................ 40

    (五)聚焦高质量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定远............................ 42

    (六)聚焦可持续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定远............................ 44

    (七)聚焦高水平民生改善,建设乐享定远............................ 45

    附件1................................................................................................... 48

    附件2................................................................................................... 51


    定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情况

    中期评估报告

    “十四五”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新冠疫情冲击,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拼经济、促发展、保安全、护稳定,《定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整体进展顺利,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规定和省、市发展改革委部署,对《纲要》的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形成本报告。评估期为2021 1 月至2023 6 月底。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纲要》共设置了5个方面21项指标,总体进度较好,部分指标提前完成规划目标,但还有部分指标完成存在困难(详见附表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3项指标提前完成2025年目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7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地区生产总值、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3项指标低于序时进度;财政收入、城镇化率、三次产业比例、工业总产值以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森林覆盖率6项指标完成较为困难;城镇调查失业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项指标因数据未公布暂不做评估。

    (一)提前完成、超过或达到序时进度可以完成的指标(10项)

    1. 提前完成的指标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2021年、2022年分别为128个和153个,2023年上半年达到171个,超过了目标值,提前完成2025160个的规划目标。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2022年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2.92人,超过了2.4人的目标值,提前完成规划目标。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2021年、2022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为96%98%,已提前完成98%的规划目标。

    2.超过或达到序时进度的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21年、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5.3%15.8%,分别高于规划目标1.31.8个百分点,按现有进度预计可以实现年均增长14%的规划目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1年、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188.1亿元和192亿元,年均增长14.2%,高于规划目标2.2个百分点,2023年上半年完成98.7亿元,按现有进度预计可以提前完成规划目标。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2021年、2022分别为20.8%27.43%,年均提升4.82个百分点,高于规划目标1.38个百分点,2023年上半年达到30.59%,超序时进度,按现有进度预计可以提前实现35%的规划目标。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2021年、2022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9.8%43.4%,年均增长9.05%2023年上半年达到44.2%,与目标值45%仅相差0.8个百分点,按现有进度预计可以提前完成规划目标。

    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1年和2022年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4916元、37039元和16206元、17313元,2023年上半年分别为19690元、9880元,按现有进度预计可以实现2025年分别达到50000元和22000元的规划目标。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21-2023年上半年累计下降8.8%,超序时进度1.8个百分点,按现有进度预计可以实现五年累计下降14%(市下达)的规划目标。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2021年、2022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分别为81%84.9%,均优于年度目标,2023年上半年为86.8%,按现有进度预计可以完成规划目标。

    (二)低于序时进度但经过努力有望完成的指标(3项)

    地区生产总值。2021-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2023年上半年增速为6.0%,均低于规划9%的目标要求,总量分别为356.8亿元、380.1亿元和187.1亿元。随着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减弱,新发展动能的不断积累,预计后半期经济发展增速会有明显提升,预计到2025年可以实现GDP总量达到500亿元的目标。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定远工业结构中,传统产业占比较高,受疫情影响,“十四五”前半期不少企业经营受困,缩减了研发投入,2021-2022年,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下降明显,年均降低0.11%2022年占比仅为0.8%。随着经济形势好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企业家信心逐步提振,在后两年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可能会实现较高速度的增长,到2025年达2.5%的目标有望实现。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2021年以来,由于高塘湖国控断面水质均值为Ⅳ类,2021年、2022年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均为50%,较之省、市下达的75%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随着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不断完善,以及水污染防治力度的加大,到2025年有望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完成压力较大的指标(6项)

    财政收入。在外部形势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的影响下,我县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下行等客观因素和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落实,对我县财政收入影响较大。2021年、2022年分别增长7.3%22.3%。其中,2022年增速较快主要原因在于2022年我县有矿业权出让收益,总额为14.8亿元,财政收入为73%10.8亿元。虽增速较快但同时反映了我县财政收入质量不高,非税收入占比较大等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带来的减收效应持续释放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动力减弱,预期全年增速5.8%左右,展望20242025年,完成50亿元目标需保持年均增长20%以上的速度,缺口较大,支撑不足,完成目标难度较大。

    城镇化率。在新型城镇化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镇建设速度和城镇化进程趋缓,2021年和2022年定远城镇化率分别为46.25%46.29%,两年增长了1.03%;随着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好转,预计后半期城镇化进程将有所加快,但与2025年规划目标60%的城镇化率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完成规划目标难度较大。

    三次产业比例。定远工业基础总体上较为薄弱,二产占比相对较低,从“十四五”前半期工业发展来看,受内外环境的综合影响,发展速度明显低于预期,2021年二产占比为31.7%,较之2020年没有变化,2022年为32.3%,仅提升了0.6%;根据既有工业企业以及在建、拟建工业项目进展情况,后半期工业发展将提速,但与2025年二产占比达到43%的预期目标相比,差距明显,完成规划目标难度较大。

    工业总产值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全县工业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十四五”前半期重点企业拉动力降低,重点项目投产见效慢,工业发展明显低于预期,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分别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59.2亿元、284.3亿元、122.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60亿元、63.6亿元、26.7亿元,低于序时进度。根据既有工业企业以及在建、拟建工业项目进展,后半期工业发展将提速,但距离工业总产值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000亿元和200亿元的规划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完成规划目标难度较大。

    森林覆盖率。从前半期发展实际看,新增林地主要为农田林网和农村四旁土地,增长缓慢且潜力不大,2021年、2022年森林覆盖率均为25.8%,与2020年基本持平。根据耕地保护要求以及定远新增林地潜力,增长空间不大,完成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0%的目标难度较大。

    (四)此次不做评估的指标(2项)

    城镇调查失业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项指标由于数据未公布暂不做评估。

    552”目标实现情况。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80.1亿元,达到“十四五”规划目标500亿元的76%,财政总收入36.9亿元,达到“十四五”规划目标50亿元的73.8%,序时进度均超全市平均水平;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23位,较之2020年提升1位,与位居全省县域经济20强第20位的广德县相差24.2亿元。除财政收入完成规划目标难度较大外,其他指标均有可能如期实现规划目标。

    二、《纲要》重点任务推进情况

    《纲要》实施以来,我县紧紧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机遇,围绕“两地两区”定位和“五个新定远”目标,各项重大任务扎实推进,“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能加快集聚,“好”的势头持续巩固,全县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创新动能加速集聚

    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明显加强,以人才为支撑的创新动能在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升。

    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推进。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与发展,截至20236月底,全县拥有省级研发平台12家,省级创新创业平台4家。持续推进国家中部地区畜禽遗传资源库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安徽省农科院凌家湖综合试验基地建设,推动中科化学定远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运营,成功招引安徽科之蓝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入驻。推动安徽思凯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合作共建安徽华钒中试基地,研发实验大楼和中试车间建设完成。投入使用盐化科创中心。

    创新主体培育实现新突破。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工程。截至20236月底,累计共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8。积极实施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培育“小升高”计划,促进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升级,累计培育省市专精特新企业23家(省级12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8家。成功举办定远县首届“约定美好创赢未来”创新创业大赛,苏州浩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获得大赛一等奖。组织推荐企业参加滁州市历届创新创业大赛,滁州市庆云医药有限公司、安徽新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荣获三等奖,威斯曼科技荣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金轩科技入围全省创新创业50强。安徽科昂纳米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参加安徽卫视创投服务类节目《创业在安徽》并在比赛中荣获“最佳创业项目”。

    科技人才招引明显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显著增加,累计引进A类人才3人,B类人才11人,C类人才68人;新增省级领军人才项目7个。庆云医药、威斯曼科技2家公司高层次人才团队获得市级立项。依托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遴选校内专家39人,地方专家26人,服务定远新型经营主体77家。天使基金投资取得突破,威斯曼科技、庆云医药2家科技公司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获得市级“天使投”基金资助,成功争取1200万元天使基金。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明显。累计完成科技成果登记200余件。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科昂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定远县康源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获批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安徽金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威斯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家公司进入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项目库。安徽金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农谷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思凯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获批购买先进技术成果补助项目8项,安徽泉盛化工有限公司“制备过氧化氢新工艺及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批市八大产业链强链补链攻坚项目。安徽金轩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获市科技局推荐参评省科学技术奖。安徽泉盛化工有限公司2020年、2022年曾两次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深入实施农业“两强一增”、工业“提质扩量增效”和服务业“锻长补短”行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主导产业优势日益突出,工业体系不断完善,工业布局“两核多点”进一步优化。

    ——“5+2”现代工业体系不断完善。2022年新型化工、绿色食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风电制造、汽车装备)、新能源五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224.0亿元,同比增长19.3%,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8.8%,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服装球类和绿色建筑两大特色产业实现产值24.2亿元。20231-6月,五大主导产业累计实现产值98.6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0.6%,服装球类和绿色建筑两大特色产业实现产值6.7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5%,主导产业地位进一步突出。围绕五大主导产业,2021年以来共集聚云家新材料、东宇新材料、泓文化工等20家新型化工材料企业;远景能源、迅风新能源、远丰风力等7家风电及装备制造企业;科利科技、元太光伏、联芯半导体等6家光电新材料企业;欧利源汽车、欣宝汽车、嘉亿汽车等12家汽车及装备制造企业。

    ——工业布局更加优化。定远经济开发区调区和主导产业变更获得省政府批复同意,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定远合作产业园等“园中园”建设加快推进。定远经济开发区(盐化工业园)已培育46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家上市公司,以华塑为龙头的氯碱下游产业链、泉盛化工为龙头的精细化工产业链、金轩科技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链加快建设,阳光电源、远景能源等新能源行业头部企业纷纷落地。2022年定远经济开发区(盐化工业园)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07.22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2.9%;完成税收7.4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0.4亿元,工业主战场地位进一步凸显。乡镇产业园发展亮点纷呈,截至2022年,张桥轻纺产业园承接长三角轻纺转移企业39家,炉桥乡村振兴产业园累计引进项目16个、总投资24.5亿元,藕塘花生产业园进驻鑫藕塘等食品加工企业9家。吴圩、大桥、仓镇、桑涧等一大批乡镇产业园加快建设。

    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夯实。

    ——农业供给结构加快调整。着力推进特色农业发展,“5+N”特色农业规模进一步扩张。组建“定远猪”种质资源开发公司,“香皖里”黑猪肉荣获第十二届安徽合肥农交会金奖。制定鹅产业“1158”发展规划,2022年肉鹅饲养量达310万只,出栏650万只。构建“一园两带多点”虾产业化发展格局,试验成功“一稻两虾”种植模式,并成功举办全省“一稻两虾”绿色健康养殖观摩会,安徽海辉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建成运营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南繁北育全年化鲈鱼繁育基地。西卅店镇高潮村依托食用菌产业,被认定为省级、国家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县盐化工业园获批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代环保示范产业园,2022年全县秸秆利用量66.5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5%。引进光明乳业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项目,全县养牛企业达23家,存栏5462头。依托“国家中部地区畜禽种质资源库”,引入我国50多个绵、山羊遗传资源,建成南方绵、山羊活体遗传资源库,为保护地方羊遗传资源,培育和推广适合江淮分水岭地区繁育的优良品种搭建重要平台。立足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发展其他特色种养殖产业,并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品牌。

    ——现代化农业载体与品牌建设成效突出。坚持“藏粮于地”战略,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两区”划定面积154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49.8万亩,为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2022年粮食生产获得“十九连丰”,2023年夏粮获得了“二十连丰”。国家农业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创业创新示范园区(基地),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1个,定远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滁州市唯一。农业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效,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达94个,创建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3个,“定远猪”“池河梅白鱼”纳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定远猪”同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和“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袁定大米”品牌成功发布,“定有良材”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启用运营,“江淮米粮川、好味出定远”品牌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

    ——农业科技与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发展,与省农科院合作共建定远县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安农大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建成运营,猪产业和江淮鹅产业研究院挂牌成立,2022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5%。定远县网萌村星创天地获科技部认定,深化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数字农业建设、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及咨询等。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农机总动力达到179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5%,成功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8家,其中省级7家、市级41家;家庭农场4029家、农民合作社2116家,居全市第一,其中示范家庭农场260家,示范合作社98家;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200多个,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省级6个、县级10个,农村产业带头人226名。农业电商迅速发展,定远县荣获省级农村电商先进县称号,获评省级电商示范镇1个、示范村3个,网萌获批为省级示范电商企业。

    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顺应产业高端攀升和群众高品质生活两大需求,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齐头并进。

    ——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县城物流配送园(隆盛智慧物流园项目)、7个重点乡镇物流站点建设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统一运营的寄递物流体系逐步形成。2022年,全县累计实现网络零售额7.4亿元,同比增幅181.46%,增幅在全省104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三、全市第一。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加快构建,金融业态不断丰富,普惠金融加快发展。2022年,全县各项存款余额415.4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29.31亿元,人民币贷款增速全市第一,增量全市第二,人民币存贷款增速全市第二,人民币存款总量、增量和增幅均居全市第三位。

    ——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品质化发展。县城商业网点和业态布局不断优化,县城老城区商圈改造提档升级,建成曲阳北路金鹏99商业综合体项目,扶持壮大心之惠超市连锁经营,培育阳光商业广场、东大街服装一条街、幸福西路餐饮一条街等老城区特色商业街区。以“瓜蒌部落”“金山溪谷”为代表的农家乐、湖畔小筑等特色民宿,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餐饮业集聚发展效果显现,定远古城龙虾街已通过安徽省商务厅“省级特色商业街区”评审并挂牌,2道热菜、1道小吃入围“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 美食, “卜家喜宴楼”入选全省百家美食特色体验店,炉桥镇三眼井社区获评省级特色美食村,定远炉桥桥尾等6道菜品入选滁州市百道名菜。

    ——文化事业产业实现双提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服务设施不断优化。扎实做好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县博物馆、22个乡镇文化站以及各村(社区)农家书屋免费开放;每年完成196场送戏进万村演出活动、20场文化惠民携手小康演出活动。组织实施好“暖民心”工程,顺利完成11个“15分钟阅读圈”阅读空间项目建设,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努力打造阅读品牌。积极做好戏曲孵化,创作精品文化大餐,《点菜》入选省孵化项目,《点菜》《乡情》《洞房惊魂》《智断借驴案》4部小戏入选市戏曲孵化项目,入选省市戏曲孵化项目总数占全市三份之一。深入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12345”文化活动,即:一场展览活动、二场广场舞大赛、三场读书活动、四场文艺演出、五场培训讲座。各乡镇结合“四季”乡村“村晚”、广场舞大赛和民俗文艺演出等活动。各项活动的开展增强群众参与度,2023年全县22个乡镇开展乡村“村晚”22场。广场舞大赛22场,展览展示22场,培训讲座100余场。累计开展各类活动200余场。

    ——全域特色旅游高位推进。成立县现代农业示范园旅游提质项目、藕塘镇文旅项目、黄山水库文旅项目、大横山景观节点旅游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江巷湖旅游项目五大项目专班,全过程跟踪推进服务项目的要素保障、规划编制和问题解决。制定《定远县乡村旅游实施方案》,聚力“主题村”打造、“美食村”推选行动、风景道及相关配套建设持续推进、“后备箱”富民工程、精品民宿培育行动、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双微”提升行动。注重品质引领,创新旅游形象宣传营销。定远古城完成4A级旅游景区景观价值评价,成功举办第九届、第十届池河梅白鱼文化旅游节以及第十二届藕塘令狐山民俗文化节暨“定有良材”品牌发布会。截至20236月份,全县旅游人次累计突破350万,年均增长超过1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5亿,年均增长超过15%

    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产业内融合和产业间融合不断推进,有力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数字化加快推进。工业领域围绕推进企业装备智能化、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营销网络化,实施企业信息化登高计划,推进实施“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应用从单项覆盖向集成提升乃至产业链协同应用等方向拓展。目前全县共有省级数字化车间1个,市级智能工厂1个,市级数字化车间11个。数字农业快速发展,农业综合数字化水平达到30%以上。建成县级农业物联网调控中心1个、农业物联网示范点7个、苗情数字化监测点、病虫害数字化监测点10处;建成数字农业工厂5处、数字农业应用场景10处;设施蔬菜、水果、畜禽标准化养殖场、标准化池塘、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机化作业等领域基本实现设施设备数字化、管理手段数字化。

    ——农业“接二连三”成效明显。大力推动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探索“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个。积极推进绿色食品“双招双引”,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总数达34家,累计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265家,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157亿元。强化特色种养殖、加工、手工艺与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密切衔接,发展特色民宿、餐饮等三产服务业,积极申报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园区,争创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有力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2022年全县从事休闲农业的经营主体112户,接待游客120.5万人次,实现综合经营收入4.9亿元,全县拥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高埂村),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园区1个(吴圩九梓),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5个,集休闲、旅游、体验、教学于一体的研学基地4个。

    (三)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优势加快培植

    统筹推进城镇发展与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优势,展现新面貌。

    持续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部门联动,多管齐下全面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升,盐化工业园区扩容提质稳步推进,“一主两副、多点支撑”的城镇格局加速形成。高标准建设南城河、三里河行洪道改造等一批重大市政项目;新改建人民路、东西大街等市政道路,城市“微循环”更加通畅;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项目建设;城市更新稳步推进,“十四五”以来,新开工棚户区改造2009套,完成棚户区改造3509套,城市面貌焕发新颜。“十四五”以来,新增城市停车位11213个,电动汽车充电桩2252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1.37个百分点。强化市政工程管理,积极开展创优示范活动,截至目前共创市级标准化示范项目3个、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1个。

    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新时代幸福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启动21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117个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着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成功举办首届“约定美好·点亮乡村”高峰论坛,连续2年获批国家绿色种养循环项目试点,2022年被省商务厅授予安徽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藕塘花生产业园、桑涧镇禽类蛋白一体化产业园、三和集镇蔬菜加工产业园等乡村振兴产业园建成投产。农民增收更实更稳,全县无一户返贫致贫,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全省前列,近60个村集体经济达50万元以上,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全省优秀。

    城乡融合发展成效明显。以城乡融合为引领,全域推进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居环境美化。截至目前,建成44个县级人居环境示范点,建设美丽乡村中心村33个,美丽宜居自然村132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整治提升93个,完成乡镇服务功能扩面外延11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由“十三五”末的58%提高到现在的82.1%,中心村生活污水治理率80%以上,20户以上自然村道路建设全部实现硬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治理率94%,农村安全饮水比例100%,吴圩高埂村入选全国生态文化村。成功实现“全域公交”目标,2022年荣获安徽省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称号。

    (四)绿色新家园底色更加亮丽

    扎实推进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绿色生产与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显著。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2021-2022年全县PM2.5平均浓度下降13.7%,优良天数比例上升4.6个百分点,20236月底优良天数比例为86.8%,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推进“三查一治”专项行动,饮用水水源地、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水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健全土壤风险防控和修复机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着力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超95%,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强化执法监管和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中央、省市环保督察交办各类问题195件,已完成验收销号182件,剩余问题整改序时推进。

    生态修复保护不断加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注重生态系统修复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坚持修山、治污、增绿并举。推深做实“林长制”,“十四五”以来,全县完成营造林13万亩,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3个、省级森林村庄25个,泉坞山森林公园一期建设完成,二期加快建设。推动现存废弃矿山修复,加快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重点围绕小麦顶矿区、馒头山矿区等北沿山公路以北区域,系统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地形地貌恢复、水土环境治理及生态恢复。水环境、水土流失生态修复取得明显进展,推进池河流域、马桥河流域等重点区水环境、水生态修复,以及黄山水库、芝麻水库、城北水库、齐顾郑水库、江巷水库等一级饮用水源地及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总面积达60余平方千米;以安徽省江淮丘陵区中东部水土流失区域和凤阳-定远凤阳山市级水土流失区为重点,强化水土流失预防,开展区域内边岸生态防护带建设,完善河库岸边植被和护堤林,合理配置农田林网,多举措防止水土流失,成功创建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

    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研究制定《定远县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多措并举全面开展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初步建立以乡村回收站点为基础,县域或乡镇分拣中心为支撑的农村生活垃圾和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环卫清运网络“两网整合”。着力推进绿色出行,实现公共汽车新能源车辆覆盖率100%。大力推进生产领域节能减排,将各项节能降耗指标分解落实到企业,强化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重点监管,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坚持“节水优先”,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高效节水农业发展之路。以池河流域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为代表的生态补偿机制深入实施。

    (五)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

    信息、交通、能源与水利等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效突出,高质量发展支撑更为坚实。

    现代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加快推进 5G 网络规划布局和基站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断能提升,累计建成5G基站607座,中心城区、乡镇和主要场景5G网络实现全覆盖。加快IPv6升级改造,已完成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区IPv6改造和地址规划工作。依托现有大数据中心,对部分政务系统提供云计算资源,实现了智慧城管系统、数字地产系统、智慧官网系统、城乡交通一体化平台、自然资源地理空间框架平台等多个系统平台集中运维。推动县卫健委1个新建非涉密业务系统上滁州市政务云。加快开展公共场所视频监控资源整合共享工作,摸排平台数17个,点位数10587路,其中由公安外其他政府部门投资建设的平台数17个,已接入2个,点位数7402路,已接入2210路;非政府投资建设的重点点位3185处,已接入1381路。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逐步完善,制造业集聚区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建设加快,有效促进制造业发展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公路方面,明巢高速建成通车,完成S322张桥至吴圩段改建工程等项目,建成农村公路215.7公里。完成G329高塘至麻埠大桥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淮扬高速初步设计、外业调查及土地预审工作,凤定高速路线方案研究等前期工作。铁路方面,开工建设合新高铁定远段以及合新高铁定远站。水运方面,滁州、淮南两市政府签订窑河-高塘湖复航工程合作建设框架协议,《项目建议书》已取得省发改委立项。航空方面,A1级通用机场正在开展《工可》、选址报告和航行服务分析报告编制,《定远通用航空项目建议书》已完成编制。

    水利能源设施建设有力推进。江巷水库竣工验收,开工建设滁河驷马山四级干渠、岱山水库、岱山灌区、小型水库清淤扩容等10个项目,江巷水库灌区、池河防洪治理、女山湖灌区等16个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持续深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加快骨干水厂及城乡供水管网建设,日供水规模2.5万吨的池河水厂建成并进入试运行;日供水规模5万吨的江巷水厂已完成取水口工程,厂区工程正在建设,预计于2023年底建成投用;实施城乡供水管网优化工程,更新改造约280公里主干管网,提升农村区域供水保障能力,城乡供水一体化全覆盖,得到省市领导批示肯定。能源及供电项目建设不断推进,全省首座500千伏朗峰智能化变电站顺利投运,新建中、高压埋地管道26公里,城区燃气管网普及率达98%

    (六)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和全方位开放合作,纵深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扎实推进国家和省市县级各项改革。涉农改革上,“五镇九村”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顺利完成,“三权分置”模式全面铺开,试点经验受到省级肯定,试点工作获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建立林长制“五个一”服务平台,形成三级林长全覆盖,落实林长会议、林长巡林和联系责任区三项制度,“村企社户”联建模式成功入选2022年长三角一体化林长制改革十大案例;推进“小田变大田”及农业“大托管”改革,与北大荒集团开展“垦地融合”合作,年托管22万亩,获批全省首批“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试点县;全省首创“田长制”改革,人民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在全省推广并作典型发言。金融改革上,全国首创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普惠模式,成功举办全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培训班。“放管服”改革上,切实推进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36个前台窗口整合至8个,实现“一窗通办”无差别服务;在全省率先推进“强制注销”改革试点。推行“一窗受理”等服务,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天,网办率100%。坚持“亩均论英雄”,深入推进“标准地”改革,截至20236月底,全县标准地累计供地4589.7亩;县经济开发区完成“腾笼换鸟”企业33家。 

    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扩大。持续扩大对外开放领域,2021年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9084.7万美元,其中,出口总额8741.6万美元,进口总额343.2万美元,2022年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为15718.9万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4720.0万美元,进口总额998.9万美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成功举办“牵手闽商·曲阳有约”定远投资环境推介会,江巷湖水产公司、农谷公司与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顺利推进。

    深度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紧抓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以及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建设契机,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定远合作产业园共建取得实质性进展,已签约7个项目,总投资147亿元,成为宁滁、宁定合作的新模式与升级版;定远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合滁合作园)纳入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皖发〔202314号)——高水平建设创新型现代化合肥都市圈版块,园区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已签订协议企业1家,达成意向性企业6家;苏州盛泽、黎里合作共建产业园加速建设。以园区平台为载体,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协作,2021年以来,累计新签约项目115个、总投资670.8亿元,占招引项目总数七成以上。引进永辉彩食鲜等农业全产业链项目,引育安吉白茶等农业新品种,与合肥合作共建蔬菜基地8家,种植面积超9万亩。以公共服务、产业、人才等合作交流为重点,全面对接融入长三角。建立“四地一站”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专窗,实现600个事项就近办、自助办。协同打造健康长三角,深化与上海九院等医疗合作,截至2022年,与长三角医院异地就医结算增至49家。持续深化“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实现514个服务场所“联图服务”,120个事项异地办理。

    招商引资水平不断提升。2021年以来,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4个,协议总投资929亿元,其中2021年新签约46个,合同投资额357亿元;2022年度新签约52个,合同投资368亿元;20231-6月底,新签约26个,合同投资额204亿元。投资130亿元的光明乳业年产10万头奶牛养殖和日产1000吨奶制品加工项目、99亿元的金轩科技年产60万吨硫黄制酸项目、95亿元的华塑二期年产12万吨PBAT等系列项目、80亿元的国科能源建设年产21GWH储能电池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

    (七)共享和谐发展新局面加快形成

    民生工程深入实施,持续办好为民“十件实事”,“暖民心”十大行动深入推进,累计完成民生支出141.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6.6%

    教育事业全面提升。切实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积极推进县城学校增容扩位,改善农村片区龙头学校和定城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发展。全面完成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智慧学校覆盖率达到100%。完成朱马幼儿园、八一幼儿园等7所幼儿园建设。学前教育公办园学位显著增长,全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0.05%。建成投用经开区小学、双塘中学,扩建定远中学,义务教育巩固率98.68%。适龄残疾儿童入学实现全覆盖、零拒绝,2022年入学率达到98.05%。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创新模式加快推进,2021年全面消除大班额现象,2022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21%。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定远县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已列入校园建设规划,炉桥校区智慧校园项目、定远化工学校校区扩建项目等加快推进。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公共卫生服务不断加强。完成县中医院(新区)、妇幼保健院(新区)建设,卫生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信息化建设成效突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分别2020年的1.99人、5.9增加到2022年的2.92人和7.58医保“刷脸办”在全县乡镇卫生院全面铺开,“移动支付”在县总院成功上线并应用。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组建以定远县总医院为牵头医院、各乡镇卫生院为成员的县域医共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022年全县新建城乡居民健康档案9982份,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2.01%,家庭医生总体签约率持续稳定在30%以上。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推进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全县27家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22剂次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0%以上,含麻制剂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健全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全面完成了定远县总医院、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发热门诊的建设和改造。不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2022年全县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比达64.44%,县域内就诊率稳步在86%以上。

    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236月底,开工并竣工交付保障性住房104套,已配租85套。2021年以来,累计建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40户;累计建成安置房5453套,2022年建成太阳城三期等安置房1158套,东园大市场等6个“难安置”项目整改销号。通过执行购房补贴政策,优化资金提取效率,协调金融机构抵押贷款、担保贷款等方式,多举措保障房地产项目建设进度,推动保交房、去库存,2021年以来保障徽盐名都学府、桃李春风苑、碧桂园翰林苑等11个项目顺利交房。

    就业服务持续提升。坚持就业优先,新增就业2.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创成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建成社区“三公里”就业圈18个。农民工工资根欠工作顺利推进,在全市作典型发言。居民增收取得明显进展,2021年、2022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位于全市第四位和第三位,2021-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62%,高于城镇常住居民年均增速1.44个百分点,2022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01.73万元。

    多层次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扎实推进,社会救助保障不断强化,低保对象应保尽保,特困人员应助尽助,圆满完成社保参保任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全县统一、城乡一体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新型综合救助体系基本形成,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65%。全面完成农村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每千名老人平均拥有养老床位45张。新增西卅店镇下合村等10个村级养老服务站,总数达到98个,村居养老服务站覆盖面达50%;全县82个老年食堂(助餐点)均已建成已运营。池河村获评省级老年友好型社区,藕塘、炉桥中心卫生院入选全省医养结合示范中心,成功创建省级示范老年大学。

    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加快形成。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效果明显,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升,100%的村(社区)建立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民议事会、理事会等议事协商载体。深化平安定远建设,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破案率达100%;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炉桥司法所、派出所分获“全国模范司法所”“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推进信访“四下基层”,深化“四最”试点改革,积极化解信访积案,2022年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达87%以上,进京访、赴省访同比下降92%84%,成功化解一批历史遗留问题,“1+4+N”做法全市推广。安全生产平稳有序,事故数、死亡数“双下降”。县应急管理综合指挥中心正式启用,盐化园顺利通过应急管理部C级(一般安全风险)认定,全省首个危化品停车场建成使用。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持续弘扬文明道德风尚,城乡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准明显提升,人人向好的新风尚蔚然成风,“拾珠”志愿服务获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银奖,社会文明程度再上新高。省级文明城市、国家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有力推进,“智慧城管”应用持续深化,交通秩序明显好转,物业服务进一步规范,城市微治理、小区“六清六整”专项行动、文明菜市行动等深入开展,社会更趋和谐稳定。获批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创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9个,省双拥工作实现全省“八连冠”,并代表全省先进单位作经验介绍。2022年,定远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获第九届全国“基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先进集体”称号。

    国防动员、人民防空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民族宗教、对台、外事侨务、地震、气象、供销社、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残联、科协等工作再上新台阶,红十字会、慈善、老龄、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得到新加强。

    三、基本评价与问题分析

    综合来看,《纲要》主要指标、主要任务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环境变化等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对此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着力化解。

    经济规模偏小,快速增长压力加大。2022年定远完成GDP380.1亿元,在滁州市6县市中低于天长、凤阳、来安,位居第四位,人均GDP则位居末位,仅为天长的50%,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十四五”以来,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部分指标增速低于预期,尤其是工业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未能实现显著提升。受市场需求疲软、产业能级较低、传统要素优势减弱而新生产要素集聚不足等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效益下滑;另一方面,市场消费恢复后劲不足,耐用品消费表现不佳,收入恢复偏慢、消费信心低迷等多重因素制约消费复苏,导致后半期经济快速增长压力加大。

    产业层次偏低,持续增长动力不强。产业发展层次总体偏低,尽管2023年上半年规上企业数量达到171家,但绝大部分为中小微企业,年产值过亿元企业不到三分之一,在全市排名靠后。主要以新型化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主,链核型领军企业偏少,拉动能力弱,总体上处于产业链中低层次的加工环节,未能形成自身品牌,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差。受国际环境、疫情冲击及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全县经济运行持续承压,重大项目等新增长点明显欠缺,新开工项目少,项目转化率低,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

    创新能力偏弱,企业创新意愿不强。创新对经济的驱动作用不强。2022年全县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仅为0.80%,与“十四五”目标2.5%差距巨大,除华塑、泉盛、金轩等少数大企业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特别是农产品加工、服装球类等传统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且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多数企业生产设备技术相对成熟,对技术改进创新欲望不强;新型工业企业多数处于起步阶段,受资金、市场和人才等因素制约,科技创新步伐缓慢。

    城市能级偏小,要素集聚能力不强。城市发展较慢,人口流失严重,城镇化水平偏低,2022年城镇化率为46.29%,较上年仅提高0.04%,与“十四五”60%的目标相去甚远。县城服务承载能力有待增强,城市特色和品位还需进一步彰显,餐饮、旅游等服务业没有取得较大突破,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供给与群众期盼尚有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面对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周边城市的激烈竞争,定远承接产业转移、引进科技人才、引入高端资源等存在较大难度,受周边发达城市或地区“虹吸效应”的影响,高端发展要素面临“被袭夺”的风险,兄弟县市间对高端产业、核心要素的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资源争夺面临巨大压力。

    民生改善偏慢,优质均衡供给不强。公共服务水平整体提升的同时,区域、城乡、人群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广大乡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相对滞后。以“一老一小”为代表的高质量医疗教育服务有待改善,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短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总量不足且流失严重;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差距大,城区学校布点不够合理,教育资源配置调整滞后于城乡人口分布变化,规划新增学校建设有待加快,教育经费和师资力量整体不足。

    开放水平偏低,内外循环能力不强。定远地处内陆,与沿海地区缺乏便捷的铁路、航道等大容量货运通道联系,影响了区位优势的充分发挥,内外循环不畅制约了要素流动,影响发展新动能培育形成。开放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全县具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仅有35家,体量在全市处于后位,且大部分企业以出口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市场竞争力弱,企业缺乏走出去的信心与能力。区域合作深度不够,与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间的多通道互联互通水平还不高,特色优势与潜力挖掘不够,产业、人才等多方面合作仍处于初期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推进。

    四、发展环境评估

    从国际看,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格局正在深刻变化,大国博弈日趋复杂,地缘政治局势动荡,全球通胀、供应链短缺、国际局势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完全解决,“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思潮涌起,“黑天鹅”“灰犀牛”等事件风险急剧上升,全球经济风高浪急,贸易增长预计将大幅放缓,不确定和难预料因素增多。

    从国内看,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日益体现出大国责任与大国担当。“十四五”后半期是全面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内疫情影响逐渐减弱,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从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看,将继续实施一揽子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着力稳预期、扩内需,推动实体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有利于我县进一步释放双圈互动、左右逢源的巨大潜力,发挥区位和市场腹地优势,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从区域看,长三角一体化质高行稳。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纵深推进,合肥都市圈、皖北振兴等省级层面区域战略红利不断释放。“十四五”以来,依托日益改善的交通区位条件和比较优势,围绕“新三样”以及安徽新能源汽车首位产业等方面,聚力强产业、优平台、招项目,推动定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势能将在“十四五”下半期加速显现。

    综合研判,虽然“十四五”前半期在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挑战,但在国内形势长期稳定和总体向好,双循环和新发展格局初步成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红利逐步释放,以及周边环境和自身条件持续改善的背景下,到“十四五”末,完成“552”发展目标,建成“五个新定远”依然拥有重大机遇、强劲动能。通过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奋勇争先,有条件、有基础顺利完成“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五、进一步推进《纲要》实施的意见建议

    推进规划实施,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紧盯“五个新定远”和“552”目标,聚力打造“两地两区”,针对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加大未达预期进度的指标和任务的推进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目标任务不动摇,全力推进《纲要》实施

    深入贯彻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决定、市委七届五次会议、县委十五届六次全会精神,稳住基本盘、保持好势头,紧盯“新三样”、壮大新动能,融入一体化、争创新优势,奋力在全省争先进、在长三角创一流。一是优化调整主要任务。对照规划目标,在“十四五”下半期实施中对《纲要》主要任务,尤其是重大项目、重点工作、重要事项进行动态优化,加强规划监测评估,做好与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各类政策的有效衔接,持续强化人才、资金、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资源保障。二是加强前瞻性谋划。根据国家和省市统一部署,适时启动“十五五”前期重大课题和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研究,系统谋划“十五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平台。

    (二)聚焦现代化产业跃升,建设创新定远

    强化创新驱动,推动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全力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

    着力提升创新水平。一是聚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加快向企业有效集聚,支持中科大根化学研究院、安徽省农科院凌家湖综合试验场、安徽农业大学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等科技创新平台加大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充分利用南京、合肥等城市科教资源优势,推动政产学研联动,吸引大院大所与定远共建产业研发机构与平台,力争每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5个以上、新建省市级创新平台4家以上。二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依托经济开发区(盐化工业园),强化科创中心孵化作用,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与服务体系,推进科技创新成果源头对接,吸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是加强创新人才引育。加大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做好省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服务工作,持续推进高端人才计划,积极设立“人才飞地”,柔性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切实壮大“两高”人才队伍,培育招引高层次人才团队2个以上。

    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巩固壮大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强县建设,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种业振兴行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15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24亿斤左右。围绕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粮袋子”“菜篮子”“大厨房”,全力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培大育强“5+N”农业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农业“两强一增”行动,不断扩大“定有良材”品牌影响力。二是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坚定“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深入推进工业“扩量提质增效”行动,紧盯“新三样”,聚力发展“5+2”主导产业,到2025年,五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85%以上,支撑作用进一步夯实,累计引育专精特新企业30家,每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家以上,重点推动华塑股份产品结构调整一体化、金轩二期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国科能源、恒彩新材料、邑晟新能源等一批项目入规,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力争每年滚动实施技改项目20个以上,累计培育战新企业70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三是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大力实施服务业“锻长补短”行动,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深入开展“徽动消费 乐享定远”等促消费行动,力争每年社消总额增幅保持14%以上、净增限上企业30家以上。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创新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稳步推进企业上市,调整充实上市后备企业库,力争到2025年新增新三板上市企业1家。依托环城、江巷湖、风景道三大板块,在文旅产业上蓄势突围,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县,培育提升现代物流、健康体育、养老育幼、家政物业等生产、生活性服务业。

    全力打造产业承载平台。一是发挥定远经济开发区(盐化工业园)主战场作用。紧扣新能源动力电池、精细化工和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链,补齐产业链短板,经开区重点产业,深化定远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一区多园”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园区在全县工业经济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到2025年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数120家,每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40个,完成税收10亿元。二是打造乡镇产业园新增长极。全力推进重点推动定远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定远张桥轻纺产业园、炉桥乡村振兴产业园、藕塘花生产业园等乡镇特色产业园建设发展,提升乡镇产业园在县域经济中的贡献度。

    (三)聚焦全方位改革开放,建设活力定远

    坚持高水平开放、高效能治理,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提升改革集成效能。一是推动农村改革。推动农村改革“扩面、提速、集成”,持续推进“三变”改革提质增效,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国家级改革试点,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推深做实林长制、河(湖)长制改革二是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围绕生产生活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产业从传统的信贷功能向资本融通、资源整合和资产增值等多重功能扩展。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大力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以扩大配置范围、健全市场体系、推进制度建设等为重点,促进劳动力、技术、数据等要素畅通流动。三是创建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推进政府服务理念转变,打造务实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明确政府权利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定透明高效的政府监管规则,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建设竞争规范的市场秩序,优化投资环境,擦亮“亭满意·定放心”营商环境品牌。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区域开放合作。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夯实开放型经济平台,全面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一是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坚持产业共兴,推动重点产业协同发展,利用安徽省化学原料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有利条件,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以供肥基地合作共建为抓手,促进都市圈农业资源和市场优势互补。畅通圈内成员城市产销对接渠道,注重品牌提升,加快农业标准化推广和认证,打响“定远猪”、“池河梅白鱼”等特色品牌。围绕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主导产业发展配套,加快推进定远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合滁合作园)建设,以比亚迪一期、二期、三期整车项目为重点,积极对接比亚迪合肥生产基地,深挖产业链配套需求,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智能网联系统和后市场领域零部件制造业等,尽快形成合作成效。到2025年核心区道路水电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实现推动落地项目不少于15个,签约项目20个。二是加速融入南京都市圈。坚持把与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合作共建园区打造成融入南京都市圈的突破口,全力推动与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区合作共建,每年合作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立足区位环境、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发展定位,积极对接长三角核心区城市,以产业对接、园区共建为抓手,推动产业区域合作;依托长三角核心区城市丰富的科教资源,拓展产学研合作,探索开展共建研发机构、科研院所转移、人才柔性引进、院企合作等合作模式,着力消除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参与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2025年,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功能定位初步形成,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合作机制不断创新完善,支撑作用明显发挥。

    (四)聚焦高质效项目攻坚,建设实力定远

    精准有度推进项目。一是紧抓项目开工。重点围绕“新三样”、八大产业链、乡村振兴等领域,推进泉盛化工三期、凯研新材料、东泽化工等项目尽快开工,力争每年开工亿元项目不低于50个。二是抓实项目建设。推进金轩二期、华塑股份产品结构调整一体化、国科能源等项目尽快竣工,力争每年竣工亿元项目不低于30个。三是抓细项目谋划。围绕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充分挖掘乡镇特色,围绕炉桥镇乡村振兴产业园、张桥镇轻纺产业园、藕塘镇花生产业园、池河镇工业集中园区等一批乡镇特色园区,强化项目储备,年均储备亿元项目不低于150个。推进江巷灌区工程、窑河-高塘湖复航工程、定凤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纳入国家、省市盘子。

    精准有力保障项目。一是聚力资金争取。加强政策研究,做深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尽快达到可报、可批和可实施的程度,力争年均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部补资金、专项债、特别国债等各类资金不少于20亿元。二是聚力土地要素保障。盘活土地资源,强化要素保障,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强化跑省、跑部,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三是聚力帮扶帮办。从立项审批、征地拆迁、要素保障、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等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严格落实县领导牵头、项目落地载体、相关职能窗口和企业服务中心“四位一体”帮办帮扶体系,综合运用“红黄蓝”亮牌预警、领导约谈等方式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精准有质招引项目。一是明确招引方向。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聚焦高端、智能、绿色制造,突出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着力引进产业链龙头项目、创新链关键项目和价值链高端项目和上下游配套项目。紧盯招商引资重点区域,积极对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产业转移。二是提高招引质量。坚持招引龙头企业与小微企业并重,重点引进技术水平优、财税贡献高、投资规模大、引领层次高、辐射带动强的龙头项目,适度招引落地快、见效快、成长快的优质“小微”项目和具备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等的“新兴”项目。进一步明确园区产业定位,抢抓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红利,突出主导产业招商,推动产业集群。“十四五”期间,力争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0个,实际到位资金600亿元,年均增幅10%以上。三是广开招引渠道。围绕产业重点领域固链补链强链需求,坚持全员招商,大力拓展招商主体,创新大数据招商、网络招商、展会招商、组团招商等新模式,多渠道多方式开展产业链精准化、专业化招商,通过高质量的招商引资工作保障定远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夯实招商队伍,提升园区招商实效。

    (五)聚焦高质量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定远

    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持续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加快老旧小区、背街后巷改造,建设更多“口袋公园”,加快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等项目建设,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不断提升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到2025年推进9处老旧小区改造、新建城市道路35公里以上、公共停车泊位1500个以上、充电桩1000个以上,更新城市管网7.5公里,新增城市绿地20公顷,公租房保障1300户以上,实施棚户区改造6000套以上。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焦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推动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打造全市乃至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标杆。一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生产,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种业振兴行动,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从严从实抓好耕地保护工作,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新增建设与改造提升,确保面积、产量“双提升”。二是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和美乡村。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争创省级精品示范村和省级中心村、建设县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为契机,充分发动干部带头干、群众主动干,培育一批乡村振兴“行家里手”,招引培养一批“乡村创客”,力争到2025年建成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三是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不断健全防止返贫动态检测、网格化管理和帮扶机制,做好重点群体排查和防返贫动态调整,推深做实农村低收入群体常态化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做优多元融合乡村产业,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优化完善基础设施。一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合新高铁和站房建设,确保2025年建成投用;持续推进G328G329S215等重点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加大窑河-高塘湖复航、通用机场、淮扬高速、凤定高速、G3京台高速“四改八”等重大项目推进力度,着力构建内畅外联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二是提升能源及水利基础设施水平。紧盯“新三样”,加快完善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布局,重点推动远景定远明月风电场、远景定远博裕风电场、荷阳定远县卓然风电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江巷灌区、炉桥电灌站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马桥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定远县河库连通和水资源配置工程、江巷水厂、炉桥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项目等一批重点水利基础设施项目进度。三是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设施布局,推动网间互联带宽扩容,规模部署IPv6,优化提升网络性能和速率,完善5G和固网“双千兆”宽带网络深度覆盖,强化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六)聚焦可持续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定远

    践行绿色低碳生产方式,持续推进环保攻坚战,扎实开展“绿美江淮”行动,全力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县。

    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分步骤落实碳达峰行动,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开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行动,以“亩均效益”改革为推手,倒逼产业提档升级,加速淘汰落后工艺、产能,全面减少污染物排放,确保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幅完成省市下达目标,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持续深化环保攻坚战。以“五控”为抓手,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聚焦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污染,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力度,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着力推进秋冬季大气会战、“战臭氧保优良”等专项行动。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加强三和、高塘湖国控等重点断面和池河流域综合整治,确保2个国控和2个省控断面水质达标,建立跨县水体上下游水污染联防联控与协同治污机制。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继续开展“管固废保安全”、危险废物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坚决抓好中央和省市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

    (七)聚焦高水平民生改善,建设乐享定远

    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为目标,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促进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分类实施引导就业,持续抓好“1+N”就业促进行动方案,全面落实省市就业补助、援企稳岗、社会保险费减免等政策,激发企业开发就业岗位积极性。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城乡居民就业能力。着力打造“一中心多点”就业服务体系,规范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大力推进“三公里就业圈”建设,促进就近就地就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展就业精准帮扶,进行就业困难人员的托底安置。强化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加大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力度,落实“金牌调解组织”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

    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一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创建,健全高中教育投入和教育扶持机制,大力支持化工学校创建A类中等职业学校,着力提升专门教育水平。二是提升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持续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医疗体系建设,健全县域医共体分级诊疗体系。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三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做好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一体推进定远文化艺术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侯家寨遗址、沐英墓等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深入挖掘二龙戏珠等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推动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险参保扩面,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待遇水平;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提升救助机构规范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扎实做好困境妇女儿童及残疾人救助等保障工作,强化各类困难群体监测预警和救助。

    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经济风险底线,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抓实安全生产,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面建设法治政府,持续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织密织牢“1+5+N”基层治理网络,不断健全完善民呼定办工作机制,打通群众、企业诉求渠道,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定远。

    附件:1.《纲要》主要指标中期评估情况

         2.“十四五”以来重点项目建设成就


    附件1

    《纲要》主要指标中期评估情况

    序号

    指标名称

    2020年情况

    2021年实际值

    2022年实际值

    2021-2022年均增长(%

    2023年上半年实际值

    2025年目标

    年均增长(%[累计]

    指标

    属性

    完成评价

    一、经济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326.5

    356.8

    380.1

    6.5%

    187.1

    500以上

    9

    预期性

    低于序时进度

    2

    财政收入(亿元)

    28.2

    30.2

    36.9

    14.6%

    19.4

    50

    10以上

    预期性

    低于序时进度

    3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0.1

    15.3

    15.8

    15.6

    14

    预期性

    超序时进度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47.1

    188.1

    192.0

    14.2

    98.7

    230

    12

    预期性

    超序时进度

    5

    城镇化率(%

    44

    46.25

    46.29

    1.15

    60

    预期性

    低于序时进度

    二、工业强县

    6

    三次产业比例

    21.1:31.7:47.2

    20.6:31.7:47.7

    20.4:32.3:47.3

    15:43:42

    预期性

    低于序时进度

    7

    工业总产值(亿元)

    205.2

    259.2

    284.3

    13.3

    122.4

    1000

    预期性

    低于序时进度

    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49.1

    60.0

    63.6

    3.7

    26.7

    200

    15

    预期性

    低于序时进度

    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个)

    124

    128

    153

    171

    160

    预期性

    提前完成

    三、创新发展

    10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

    1.02

    0.89

    0.80

    -0.11

    1.52

    2.5

    预期性

    低于序时进度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17.8

    20.8

    27.43

    4.82

    30.95

    35

    预期性

    超序时进度

    12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39.8

    43.4

    9.05

    44.2

    45

    预期性

    超序时进度

    四、民生福祉

    13

    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

    32240

    34916

    37039

    7.18

    19690

    50000

    力争高于经济增长

    预期性

    达到序时进度

    农村

    14673

    16206

    17313

    8.62

    9880

    22000

    力争高于经济增长

    14

    城镇调查失业率(%

    3.2以内

    4.4以内

    3.2以内

    预期性

    未公布

    15

    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个)

    1.9

    2.56

    2.92

    14.06

    2.97

    2.4

    预期性

    提前完成

    16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万人)

    95

    96

    98

    1.5

    98

    98以上

    预期性

    提前完成

    五、生态文明

    17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幅(%

    完成

    4.73

    1.21

    2.86

    省、市下达

    约束性

    达到序时进度

    18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

    完成

    省、市下达

    约束性

    未公布

    19

    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80.32

    81

    84.9

    2.29

    86.8

    省、市下达

    约束性

    达到序时进度

    20

    地表水达到或优于类水体比例(%

    完成

    50

    50

    省、市下达

    约束性

    低于序时进度

    21

    森林覆盖率(%

    25.8

    25.8

    25.8

    0

    25.8

    30

    预期性

    低于序时进度

    注: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增速均按不变价计算,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研发经费投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绝对值均按现价计算。


    附件2

    “十四五”以来重点项目建设成就

    专栏1 产业类重点项目

    l  工业开工:华塑股份产品结构调整一体化、金轩二期、科弘新材料、恒彩新材料、彩建装配科、东涂化学新材料、橙犀科技、瑞玛智能设备、和欣包装、健灵服饰、老黑山建筑石料用灰岩矿900t/a露天采矿、山君智能装备制造、亿盛纺织、茂泽纺织、乐帆纺织、申鑫包装、三支箭智能制造、裕浩纺织、梵石纺织、冠航织造等100余个亿元项目。竣工:泉盛化工年产32万吨氨醇装置原料和动力结构调整、泓文化工、东宇新材料、云家新材料、万合佳尔生化、旭鑫化工、华邦药业、澳润新材料、和成生物、庆云医药化工、嘉禾植物保护剂、蓝科新材料、三甫铝业一期、城发新材料科技、威浩电器、邑晟新能源一期、中建友防水、大咖国际一期、科利科技一期、爱吉亚电子等45个亿元项目。

    l  农业开工:光明牧业5500头奶牛养殖示范场及9500头奶牛养殖示范场、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2023年特色种养业到村、恒嘉现代农业小河湾湾三产融合、拂晓乡陈娜种养殖场生猪养殖等34个项目。竣工:汉世伟蒋集育肥二场、汉世伟藕塘育肥场、汉世伟吴圩育肥场、汉世伟蒋集育肥一场、特色种养业扶贫、村级特色产业扶贫、高标准农田等15个项目。

    l  服务业。开工:滁州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定远段、凌家湖综合试验基地核心区、隆盛智慧物流园、炉桥职业培训学校奥体中心、西卅店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冷链物流区、炉桥镇科浩仓储物流、炉桥镇力策文化产业园等20个项目。竣工:普慧农业文旅、金山溪谷文旅度假、县检验检测中心大楼、仓镇秸秆综合利用收储站、连江镇路陈村农产品冷链仓储等7个项目。

    专栏2 基础设施类重点项目

    l  交通。铁路。开工建设合新高铁定远段。正在推进新建合新铁路定远站扩建站房及站前广场项目前期工作。公路。开工:G328定城至永康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自然村通硬化路和联网路工程、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村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等19个项目。竣工:明巢高速(定远段)、S322张桥至吴圩段改建工程、金庄至藕塘道路、交通财政衔接、韭山防火道、村道安全防护工程建设等15个项目。水运。窑河—高塘湖复航工程正在开展项目勘察设计、可研编制完善等工作。航空。定远通用机场正在推进前期工作。

    l  水利。开工:驷马山滁河四级站干渠(江巷水库近期引水)工程、小型水库样板县达标清淤增蓄和除险加固、炉桥水厂二期工程、岱山中型水库灌区等29个项目。竣工:2020年度18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021年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小型水库工程设施维修养护、2021年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第五自来水厂(池河自来水厂)、齐顾郑水库小流域(青山水库上游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城北水库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定远县青春河治理工程等10个项目。

    l  城建。开工:合滁毗邻区定远(吴圩)产业园区、张桥轻纺产业园、定远经济开发区安置房(幸福小区二期)、岸上玫瑰一期、月亮湾西苑三期安置房、七里塘乡韩圩中心村光明小区、桃李春风文风苑房产、老旧小区改造、便民停车场等72个项目。竣工: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戚继光大道南侧安置房、月亮湾西苑一期安置房、伟华幸福城湖畔花园、县综合指挥中心、岱山南路工程、兴隆路工程(绿园路-鲁肃大道段)、天河路工程(幸福路-永康路段)等20余个项目。

    l  能源。开工:国科能源年产21GWh储能(动力)电池、阳光产业园(滁州)一期、安徽滁州横山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远景定远智慧储能共享电站、远景能源定远智慧储能制造基地、远景定远乘风风电场、远景定远欣月风电场、电网提升工程等18个项目。竣工:迅风定远东部风电场、远景定远平价示范风电场、吉电定远县界牌风电平价上网试点、安徽滁州横山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滁州鲁肃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滁州横山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送出工程、远丰定远万家风电场等9个项目。

    专栏3 社会事业类重点项目

    l  教育。开工:滨湖学校、双塘中学扩建、职工小学扩建等5个项目。竣工:实验小学新校区(经开区小学)、示范幼儿园分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青洛幼儿园、更新班班通设备、智慧校园建设等7个项目。

    l  医疗:开工:总医院分院、医养综合楼,中医院(新区),妇幼保健院(新区)等9个项目。竣工:吴圩镇中心卫生院、能仁乡卫生院、二龙乡卫生院、拂晓乡卫生院、池河镇中心卫生院刘铺分院等5个项目。

    l  养老开工:县残疾人康复中心、藕塘福瑞康养老中心、连江镇养老服务中心等6个项目。竣工:10个社区养老日间照料中心、藕塘福瑞康养老中心、池河镇中心卫生院刘铺分院等12个项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