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施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2023-12-06 16:50
    【字体:打印

    2023年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施

    情况汇报

    定远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7月4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县卫健委认真做好健康帮扶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夯实健康基础,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健康助力。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医疗基本情况

    定远县现有乡镇卫生院26家(含4家分院),村卫生室24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20所。全县共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人员1929人,卫生技术人员1554,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86人,注册护士625人,药师38人,技师31人,其他技术人员74人。管理人员42人,非卫生技术人员333人。截止2023年第一季度全县在岗村医588人,其中执业医师60人,执业助理医师147人,乡村医生381人,达到村村有卫生室,每个村卫生室有1名合格村医要求。

    二、工作进展情况

    (一)持续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定远县是欠发达地区,曾经是省级贫困县,但县政府为了支持我县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持续发展,根据2017年5月19日县医改领导小组专题会议要求,设立了“2000万医改专项奖励资金”,主要用于积极承担深化医改创新,试点项目,且改革成效显著的医疗卫生单位业务用房新建、改建、扩建等。从2021开始县财政每年再投入1500万元用于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截止2022年10月底,全县245所村卫生室,经过近两年来不断建设,共完成199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完成率81.2%。其中,2021年修缮102所标准化村卫生室,2022年新建30所、修缮67所村卫生室,合计完成97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2023年上半年拟新建6所村卫生室和修缮40所村室这项工作正在实施中

    (二)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落实“星期六医师”制度,2023年县总医院11名专家下沉乡镇卫生院,停止县总医院工号,在帮扶乡镇卫生院开通工号,确保下派帮扶取得实效。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县级医院专家的高质量诊疗服务。2023年上半年开展外科手术次数总数19台次。推进县总医院医共体永康分院内科、炉桥分院外科、藕塘分院放射科等特色专科建设,形成定远县医共体建设经验。以县总医院医共体牵头医院以慢病为主的普通门诊患者逐步下沉基层,到2023年上半年,医共体牵头医院慢病门诊服务人次同比下降35%。

    (三)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实施住院按病组(DRG)付费改革,2022年4月份通过系统实施,持续改进病案质量和医疗管理,形成一套完整的DRG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县域内有住院资质的医疗机构全覆盖。落实日间病床按病种付费,在县总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优选中、西医病种,完善临床路径,实施全市统一的基层医疗机构日间病房支付政策。

    (四)强化县域内就诊。在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县总医院发挥“龙头”作用,贴合政策要求和群众需求,努力做到医共体内的“人通、药通、技通”,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资源合理化分配就医模式,2023年上半年县域内就诊85.65%;跨省就医占比为6.03%;公立医院平均住院6.9日/天。

    (五)不断强化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建设和培养。结合村医队伍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要求,落实动态监测要求,通过采取人员调剂、老村医返聘、卫生院派驻等措施,确保不出现村室村医空白村。一是充实基层队伍。县卫健委与县教体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联合制定了三年卫生与健康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与省内3所高职(专科)院校合作,统筹规划卫生与健康人才培养,探索建立全科医生培养长效机制。三年共招录培养订单定向生67人,其中,定向乡镇卫生院31人,定向村卫生室36,2023年拟计划招录培养订单定向生17人,其中乡镇卫生院2人,村卫生室15人二是组织业务培训。2023年全县588名村医到乡镇卫生院开展乡村医生岗位培训2周,全县遴选90名具有执业(助理)医师村医到县总院或乡镇中心卫生院进修一个月,这项工作正在实施中2023年5月10日开始全县491名村医委托华医网开展线上培训15天。

    (六)合理设置村医岗位。我县设置村医岗位548个。目前实有村医588人,在岗村医588人,无村医空白村。

    (七)积极落实村医社会保障我委一直高度重视乡村医生社会保障工作。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提高村医收入、强化村医保障的相关政策,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行养老保险补贴制度。2020年我县制定落实《定远县乡村医生社会保险实施办法》(定政办〔2020〕23号),规定我县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在岗村医,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2023年上半年拨付266.56补助583名村医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切实解决村卫生室人员的基本养老问题,提升基层医疗人员待遇,稳定了人员队伍,保证网底不漏。

    二是实行退出村医补助政策2023年上半年拨付248.5812万元用于1032人退出到龄村医生活补助

    三是实行基本药物补助制度。对村卫生室购买基本药物的,实行药品零差率补助。截至20236月底,应兑现资金168.65万元已全部落实到位。

    四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对拨付到乡镇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按照不低于48%(国家要求不低于40%)的标准拨付到村卫生室。经费拨付与绩效评价结果及工作量挂钩。截止2023年3月底,我委已将全年3945.9454万元公卫经拨付到乡镇卫生院等执行到位

    五是落实村医运行经费补助。县财政局、卫健委按照6000元/年的标准,拨付2023上半年全县245个村卫生室运行经费补贴24.5万元。

    (八)科学构建防贫减贫预警平台。卫健部门依托国家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和国家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对全县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进行监测,结合我县实际,依托县扶贫领导小组建立的多部门联动防止返贫致贫大数据监测预警机制(定扶组〔2021〕9号),每月通过医保排查全县就医自付保内费用,提供脱贫户、监测对象单次超过0.5万元,一般农户单次超过1万元,作为预警信息线索,联合县医保局、县民政局定期生成风险数据清单推送至县乡村振兴局,开展数据监测集中比对,同时将相关信息推送给所属乡镇进行实时关注,跟随办理。

    (九)巩固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我县辖22个乡镇、26个乡镇卫生院(分院)。截至2023年3月底,全县有偿签约服务13.7189万人,有偿签约20.43%。县内脱贫户(监测对象)人口总数86927人,已签约61026人,签约率70.20%,均已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进行定期随访。同时做到优先为妇幼、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服务和慢性病综合防治。全力夯实基层群众健康基础,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健康助力。2019年以来,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补助经费。

    十)努力提升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截止2023年6月30日全县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82.86%%、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79.74%%、老年人健康规范管理率39.9%、结核病患者规范管理率100%、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98.69%。

    十一)积极推进村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强化基层卫生综合治理和组织动员能力,自2022年1月以来,全县在258个行政村共设立了公共卫生委员会

    三、现阶段存在问题

    (一)乡村医生没有编制。乡村医生身份是农民,处于半医半农,平时在农村开展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工作,农忙季节以务农为主。至今乡村医生还游离于卫生体制之外,没有基本工资和编制。由于待遇低、职业发展机会少、入编政策落实难,原有668名村医相继有22人辞职去民营医院任职,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村医老龄化问题严重,588名村医中55-59周岁及以上的是144人,占比达23%。

    (二)乡村医生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从我县来看,乡村医生学历总体偏低,持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较多,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比例偏少。全县588名村医中,取得执业医师60人,取得助理医师资格的只有147人,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381人。

    (三)村医缺口较大,社会认同感不强。我县农村常住人口50.79万人,按每1000个常住人口配备1名村医的标准,应配备548名村医,目前在岗村医有588。未来5年将有144人退出,缺口104人。

    (四)县级医疗机构专科特色不明显,治大病、难病的能力不足,尤其是在肿瘤、儿科等方面,外出转诊率较高。

    (五)基层医疗机构招人难、留人难。基层医务人员因待遇较城市医院差距巨大,职业上升空间受限,很难培养和吸引高水平医疗卫生人员。

    (六)各部门间医改政策衔接不到位。医改政策涉及面广、群众关注度高,但部门间管理政策往往不能完全一致,相互制约,基层难以协调。

    (七)信息化水平相对滞后。尤其在临床医疗和公共卫生数据在共建、共享方面存在多部门牵头,互联互通不足,难以满足群众对高质量健康服务的需求。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做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工作。2023年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确保每个行政村有一所合格的村卫生室。建设两家乡镇卫生院。2023年确保刘铺卫生院投入使用。全县245个村卫生室,确保在2023年每个村卫生室有一名合格村医。积极落实村医社会保障。确保村医各项补助落实到位。进一步加强村医服务能力培训。确保所有村医线上、线下培训一次。全县基层门诊人次占比达70%以上,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二)完善医共体的运行机制。围绕“县强、乡活、村稳”的目标,进一步优化全县医疗资源的配置,科学布局,特别是强化中心集镇的医疗服务能力,从人员编制、设备设施等方面向中心卫生院集中,打造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着力提高中心卫生院的急诊急救能力,布局全县的院前急救体系,服务乡村振兴大局。按照“两个允许”的要求,以岗位为基础,绩效为核心,合理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

    (三)进一步完善县域医共体建设。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建立覆盖全县乡镇卫生院的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县域医共体的人员、药品、医疗质量等管理体系,完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功能,共同承担县域居民的健康“守门人”职责。牵头的县级医院全面负责医共体内乡镇卫生院的人才、技术及设施设备的帮扶,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帮助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护理工作质量。  

    (四)推动优质资源下沉。着力推进县乡村一体化,统筹发展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县总医院加强与县域外优质医疗资源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开展专科联盟、远程医疗、教学科研等多方式协作,提升医共体医疗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根据人口结构变化和群众疾病诊治需求,合理确定基层机构发展目标和能力标准,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满足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服务需求,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与能力相匹配的手术项目,力争基层诊疗量占全县总诊疗量70%左右。

    (五)促进医防广泛融合。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建立全科专科有效联动,医防有机融合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促进医共体由“治已病”为重点向“治已病”与“治未病”并重转变,医疗服务共同体向健康管理共同体转变。

    (六)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制定医共体转诊管理办法,引导对诊断明确、治疗技术成熟的患者到基层就诊,探索慢性病签约患者的长处方和处方延伸服务。鼓励县级医院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分时坐诊;建立完善县级医院医师在晋升高级职称下乡工作量化机制,和基层医务人员晋升中级职称到县级医级轮训机制。

    (七)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进医共体各信息系统融合,实现数据实行共享,推进医共体内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的连续记录,推进医共体资源配置、业务运营、效率监测等数字化运行。鼓励医共体开展互联网诊疗,提供分时段预约、远程会诊、在线支付、检验结果推送等服务。

    (八)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待遇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办医院绩效考核制度,控制运行成本,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提高乡村医务人员待遇。不断推进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有效解决村卫生室人员基本养老,充分调动村医工作积极性。

    (九)完善家庭医生服务“两卡制”考核制度。坚持培训与督导相结合,不断完善“智医助理”与“两卡制”管理系统,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减轻基层医务人员工作负担。努力做到老百姓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报销、大病有救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